工业厂区规划原则、流程及要求
一、工业厂区规划设计的核心原则
1、控制性规划指导
1)确保工业用地满足生产需求,基础设施完善,涵盖供水、供电、供气、通信、交通等全方位服务。
2)有气体污染物排放的工业项目应避免设置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而涉及水污染物排放的项目则不得布局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及 环湖敏感地带。
环湖敏感地带。
3)污染性工业项目应严格遵循功能分区原则,禁止与居住、公共设施等用地混杂,同时确保与非工业用地之间满足相应的防护距离要求;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的项目,应集中布局于循环经济园区。
4)工业区的配套设施规划需综合考虑区位、产业特点、就业人口等因素,集中布局生产与生活服务设施。职工居住用地应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地段,并尽量靠近工业区,确保便捷的交通联系。
5)工业项目用地规模需基于项目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指标,结合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和总投资额等经济指标进行合理核定。
2、总体平面布局
作为工业建筑设计的核心环节,厂址选定后,总体平面布局应基于生产工艺流程,明确全厂用地的选址与分区、整体平面布局与竖向设计,以及公共设施的配置、运输道路与管网布局等。此外,还需妥善安排生产经营管理用房以及全厂职工的生活与福利设施用房。同时,环境质量问题,如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也是总体平面布局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总体平面布局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解决全厂各部分之间的分隔与联系,需从长远发展的视角出发,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由于涉及的方面广泛且复杂,通常需通过多方案比较,以选出最优方案。
3、长效与环保可持续性
在工业园区的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应坚定不移地遵循节能、环保和绿色的核心原则。整个园区应当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日常的管理与实践之中,成为不可动摇的价值观和行动纲领。
4、人性化需求导向设计
秉承“以人为核心”的设计理念,精心打造出一个布局科学、功能完善、交通便利、环境优雅且节能高效的现代化工业示范区。这里将是一个绿意盎然、生态和谐、品味高雅的生产与工作空间,为员工提供一个愉悦且高效的工作环境。
在工业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方面,建筑师应深入关注人对于空间环境的实际体验和感受,努力营造出优质的工作空间,使工业建筑的空间环境与人的需求相互融合,真正展现出对人性关怀的深刻理解和体现。
二、工业厂区规划设计流程
1、明确厂区生产需求和生产要素
在厂区规划设计前,首先要明确生产需求和生产要素,即明确生产的是什么产品、规模大小、工艺流程、人员数量、设备数量、尺寸、生产环境等。
2、规划厂区整体布局
一旦明确了生产需求与要素,接下来需进行厂区的整体布局规划。这包括确定备料区、生产区、储存区的用地范围、面积大小,以及厂房、仓库、车间等建筑的具体尺寸、层数、层高和柱距等参数。
3、完善配套设施规划
配套设施的规划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包括工业配套和生活配套两个方面。工业配套涵盖锅炉房、水泵房、化学品仓库、危险废物仓库、固体废物仓库、废水处理站、NMP储罐、电解液房、消防中心、储能电站、动力站等,以及烟囱、水塔、管道支架、冷却塔、应急水池、蓄冷罐等构筑物。生活配套则包含宿舍、办公楼、餐厅、员工活动中心、室外运动场地等设施。
4、精细化单体建筑设计
从总体设计理念出发,逐步细化到每个单体建筑的设计。这一过程中,既要确保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又要充分满足各个建筑的功能需求。同时,还需兼顾建筑的观赏性、实用性、便捷性,以及严格遵守建筑消防规范的原则。
5、二次装修设计的深化
在主体建筑完成后,根据各建筑的具体功能需求,进行二次装修设计的深化工作。这一步骤旨在进一步优化室内空间布局,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实际使用。二次装修设计涵盖工业、办公和宿舍等不同领域。
三、工业厂区建筑设计要求
1、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生产工艺是工业厂区规划设计的主要依据,也体现了建筑的使用功能。因此建筑设计在建筑面积、平面形状、柱距跨度、剖面形式、厂房高度以及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等方面的同时需满足厂房工期短、能尽快投产、满足货物入库出库需求。
2、保证良好的生产环境
1)优化采光和照明:我们注重工作区域的采光和照明条件。当自然采光无法满足工艺要求时,我们将引入人工照明系统(参见工业建筑照明标准),以确保生产环境的光线充足。
2)灵活选择通风系统:根据消防类别的不同,我们灵活选择通风方式。自然通风利用房间内外冷热空气密度差异和风压差异实现空气的自然交换,而机械通风则借助专业设备向厂房内输入或排出空气,以满足生产和消防安全的需求
3)严格控制噪声:我们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噪声水平,包括常规的降噪手段以及设置隔声间,以减少噪声对员工的影响,确保生产环境的安静和舒适。
4)特殊工艺环境的专项措施:针对某些在温度、湿度、洁净度、无菌条件、防微振、电磁屏蔽和防辐射等方面有特殊工艺要求的车间,我们在建筑设计、结构布局以及空气调节等方面采取了相应的专项措施,以确保这些特殊工艺环境的稳定与达标。同时,我们还注重厂房内外整体环境的营造,包括色彩搭配和绿化布局,为员工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工作环境。
5)在营造舒适的生产环境时,我们特别关注厂房内外的整体设计,不仅重视色彩搭配的合理性,还积极引入绿化元素,旨在为员工创造一个既美观又宜人的工作空间,从而进一步提升生产环境的整体品质。
3、四大要点
1)色彩运用:当建筑物坐落于自然环境丰富的场景中时,色彩的选择需基于两大思路。首先是和谐理念,即选取与周遭自然环境色调相近或一致的建材和色彩,以达成建筑与自然视觉上的和谐统一。其次是对比思路,即选用与周边环境色彩大相径庭的建材和色系,以创造出建筑与环境的鲜明对比,进而突显建筑在环境中的独特地位.
2)立面:工业厂房的立面造型与其使用功能,气候等因素息息相关,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根据科学的建筑构图原理采取相应的立面设计方法,促使工业厂房建筑具有大方新颖的外观特点,构建出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的体型。
3)材料选择:厂房的材料选择至关重要,需综合考量材料的安全性、耐用性、实用性、经济性和防火性能。选取这些性能优异的材料,是确保厂房质量和安全的基石。
4)结构安全性:结构安全主要聚焦于三个核心要素:上部结构的稳固性、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基础的稳定性。此外,建筑结构的设计和实施还需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对于新建、改建、扩建及室内装修项目,以及涉及燃油(气)锅炉等设施的工程,必须经过消防审核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以确保整体结构的安全性。
来源:天泽建科